笔尖中文 > 穿越重生 >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> 正文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同化

正文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同化

最新网址:www.badaoge.org
    袁熙的做法,用后世的话来说,就是找带路党。

    他对此并没有多大的心理压力,因为这对晋国和鲜卑人来说,尤其是东鲜卑一方来说,不是消灭谁,而是求同存异,寻找共存可能的过程。

    事实上,这几百年来,鲜卑人一直都有一种声音,便是融合向汉人学习,乃至尝试融合的过程。

    这是因为鲜卑部落,很多都是从匈奴分支和附庸中剥离出来,他们最初对抗的是西汉时期极为强盛的匈奴,为此他们使用的手段,一是武力强大自身,二是寻找宣称。

    这段时期因为他们被匈奴压着打,所以他们必须要寻找一个能够在背后支持他们起源论的后盾,于是在翻找了他们并不多的残破历史记录后,鲜卑提出了几种论点。

    一是他们起源于黄帝之孙颛顼,二是起源于东胡,三是源于北地逃亡的汉人,四是源自于东夷。

    这几种说法,几乎都和华夏汉人有关系,而且都在华夏史书中找到根据,而最主流的说法,则是《史记索隐》记载:“鲜卑,东胡别种。”《后汉书》、《三国志》、《晋书》也采用了这种说法。

    而东胡的起源,则是之前华夏史官有过论述的,一种认为源自伏羲氏后裔的东蒙豕韦,一种认为是箕子东赴朝鲜时留在东北的殷商遗民。

    彼时相对于匈奴,弱小的鲜卑并不被强大的西汉所重视,自然也没有替他们脸上贴金的必要,于是汉朝史书中的说法,为鲜卑立国立朝提供依据的同时,也让鲜卑的起源文化和华夏深度绑定,以至于后世的鲜卑皇帝无一不是向中原汉化靠近,否则就成了数典忘祖了。

    而东鲜卑这一支,是最为顽固的鲜卑山起源死硬派,这和东胡起源并不冲突,甚至是有所重合的。

    而西鲜卑和中鲜卑,则因为靠近匈奴,和匈奴文化融合的更多,这也是东鲜卑看不起他们的原因之一,换言之,东鲜卑人是三部鲜卑之中,带路党最多的一支。

    东鲜卑中,很多人都在寻求中原给他们一个名分,对此先前的中原王朝,其实是有所抵触的,毕竟中原正统的关中士族眼里,连江东都是蛮夷之地,更不用说关外胡人了。

    而袁熙却是没有丝毫心理压力,且不说后世鲜卑人在基因学上证实和汉人有所关系,就是毫无关系,他也不在乎,毕竟华夏融合,是文化大融合促进血统融合的过程,而非后者,如果执着于血统,那反而是舍本逐末了。

    并且后世鲜卑的基因研究结果也很有意思,其几个部族的主要人群,由东胡的C2b和汉人O3组成,比如慕容是甘肃的O3a2c1,宇文是山西的O3a2,尉迟是陕西的O3a1,反而赫连是内蒙古的J1。

    至于东胡的基因,则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河北地区的燕国,和当下的幽州高度融合,所以说从历史渊源上来说,史书的记载可谓是反应了相当部分的历史真相。

    华夏的历史记述,并不是空穴来风,而是由大量的记述来证实,这和西方某些孤证就能确定的历史定论做法完全不同,就像袁熙寻找所谓的带路党,其实就是寻找那些有心归宗的鲜卑人,而不是学些后世西方通过金钱收买,发表毫无根据的胡编乱造。

    他深知用金钱收买的方法,只能找到见风使舵,毫无道德下限的人,如同曹操重才不重德的做法一样,最后这些人迟早会因为更大的利益背叛。

    所以袁熙这次召见东鲜卑来的使团,发现其大多数都是德高望众的族老后,深知小恩小惠很难打动这些忠于部族的人,于是他果断祭出了大杀器。

    蔡昭姬。

    当然,还有袁熙本人。

    蔡邕引修熹平石经,被天下士子称为座师,为彼时大儒之翘楚,加上诗书一道,其女蔡昭姬则是继承了他衣钵的唯一人选,自然是在天下士人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。

    其实丝毫不输给蔡昭姬的,则是袁熙本人的背景。

    除去袁熙亲手写的孔雀东南飞被评为天下长诗之冠,让天下同侪都诚心俯首之外,袁熙这一派的经学势力,才是真正可怕的。

    后世汉末士族经学三大派系掌握着几乎所有的话语权,便是马融派系,建安派系,孔融派系。

    蔡邕之前,汉末最著名的大儒便是融合了儒家经学体系大成的马融,他的学生派系几乎是这个时代名士的集大成者,最出名的便是卢植,其后是崔琰,郑玄,毛玠,华歆三龙。

    而这一派除了华歆之外,几乎都在袁熙的袁氏这一系里面。

   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,是因为当初袁隗那一支的影响,袁隗的夫人是马融的女儿,如今袁熙作为袁氏家主掌管的其中一支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卢植会给袁绍当军师,崔琰背后的崔氏即使在曹操手下,也暗中投靠袁熙,以及三龙中的邴原管宁会投奔袁熙,这也是为什么扶风马氏出身的马超一直在左右逢源,幻想袁氏能给他留条后路。

    说到底,这天下其实都是马融的徒子徒孙在抱团打架,汉末算起来,绝大部分时候,根本就是一群亲戚在争夺财产引起的大小战事。

    孔融派系则是孔融,边让,杨修,祢衡,关系更是全都在袁熙这边,当然,大部分都是女眷的裙带关系。

    袁熙背后靠着如此强大的士族经学舆论资源,加上底层的太平道,才是真正挖了曹魏的根,因为在所有的领域,他和曹魏都有直接竞争关系,并都压了曹魏不止一头。

    曹魏的建安派系,包括蔡邕父女,建安七子,钟繇父子。

    蔡邕本来是曹操宣称的老师,但随着蔡昭姬嫁给袁熙,曹魏那边捞不到一毫半点好处,建安七子此时尚且稚嫩,钟繇出名很晚,甚至他后世书法都是跟蔡昭姬学的,目前声名根本无法和卢植崔琰,杨修祢衡等人对抗。

    袁氏的背景之深,以至于袁熙做了很多打压士族的事情,还能被天下士族视为正统的缘故,无他,背景太硬了。

    袁熙心道什么叫话语权,这就叫话语权,自己和蔡昭姬的组合一站出来,天下人根本没有能与之对抗的,包括后世璀璨无比的建安派系都不够格,更何况此世建安派早就被袁熙挖了跟脚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曹丕集中了大量的曹魏名士,也无法和袁熙对抗的缘故,袁熙在所有的舆论制高点,都占据着顶层生态位,这让曹魏怎么对抗?

    这里面带来的好处,甚至可以比肩刘协在禅让台上喊出的那句话,也是为什么曹魏人心思变,东鲜卑也要跑过来商谈部族前景的原因,因为如今在大部分人心中,袁熙已经是真正天命所归了。

    这也是袁熙觉得为什么中原争霸其实已经提前结束了的原因,武力和大义都站在自己一边,要不是因为自己花了大部分精力同化鲜卑,魏国还会死得更快。

    如今他在宫中接见了诸位鲜卑族老,开门见山道:“东鲜卑的事情,朕已经早有耳闻,也知道诸位的想法和要求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两边能谈好,我会以天子名义,承认东鲜卑为华夏一支,且为东胡正统,起源为商,重溯族根,正本清源。”

    东鲜卑族老听了,皆是露出激动的神色,但也有少数清醒的,也出声道:“陛下英明,我等自是感激,但陛下应该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吧?”

    “若超出了我等能力范围之外,亦或不为部族接受之事,我等也会很为难啊。”

    袁熙淡淡道:“你指的,怕不是中鲜卑的事情吧?”

    “诸位也知道,我向来是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,柯比能主动入寇,我才被迫反击,否则我何须在蓟城费心竭力?”

    “柯比能此人想要做什么,我也很清楚,他不就是想给鲜卑寻一个不同于汉人的起源,然后整合鲜卑,和汉人对抗吗?”

    “且不说他这种做法是不是数典忘祖,但中原祖先有句话,天地万物都有本有末,连自己真正的祖宗都不敢承认,难道将来还能指望他行事会有底线吗?”

    这一下说到了诸位族老的心坎里面,很多人纷纷站出来痛骂柯比能忘本,但袁熙知道,其实这些人最主要的理由,只是看不起柯比能的出身而已。

    袁熙心中暗叹,自己当初最看不起的,其实就是凭借身份家世的无能之人,但偏偏自己这一路走来,很多时候还真是依靠家世成事的,要不是有袁隗袁绍这几层关系,自己哪会这么轻易走到今天?

    就像那平民出身的柯比能一样,自己和其倒是颇为相似,如果出现在同一阵营的话,想必能成为非常好的朋友,但坏就坏在,对方的野心太大,直接威胁到了中原的存在,若是放任不管,将来的千万汉人,必将面对可怕的未来。

    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惨状出现,袁熙只能是防患于未来,将危险的征召掐死在襁褓中,这是两边的立场决定的,主体民族就要有保持主体民族的强势和领导力,放弃实力的优势,等于是将屠刀交到敌人手里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袁熙对堂下的族老们笑道:“鲜卑的歌舞很是有名,我也很喜欢。”

    “我希望鲜卑将来能够融入汉人,大家一起在中原安居乐业,你们能够一直载歌载舞下去,是我最大的心愿。”
  http://www.badaoge.org/book/104726/49949057.html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adaoge.org。笔尖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adaoge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