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尖中文 > 穿越重生 > 万历明君 > 正文 第171章 抡才大典,笔削褒贬

正文 第171章 抡才大典,笔削褒贬

最新网址:www.badaoge.org
    皇极殿内。

    文武百官各具公服,侍立如常仪,静静等着皇帝。

    应试的贡生们,已经由礼部官引至大殿丹墀内东西列,朝北序立——丹墀就是殿外的台阶,都在考场外等着呢。

    至于考试的地点,光禄寺昨日便已经备试桌于两庑,就等皇帝来开题走个过场,贡生们便可以就试了。

    太阳渐渐爬升。

    某个时候,鸿胪寺突然唱了一声皇帝升殿。

    紧随其后的,便是三响净鞭之声。

    皇帝来了!

    所有人当即一个激灵,打起了精神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,皇帝身着常服,在一众内臣、礼官的拱围之下,千呼万唤始出来。

    贡生们被要求低头不看,却没几个人能心中半点波澜不兴。

    除了前几日已经见过皇帝的,其余贡生此时大多偷偷晃动眼珠用余光打量皇帝。

    直到皇帝的背影消失,贡生们才重新垂下目光。

    殿试仪是抡才大典,凡大典便自有规制,文武百官少不得一场叩拜。

    所以,当朱翊钧走进皇极殿时,文武百官立刻一片跪倒。

    朱翊钧施施然走上御阶,缓缓落座:“众卿起身侍班。”

    百官口呼谢恩,各自起身站回班次。

    而后,执事官举策题桌案于殿中,恭请策题。

    内侍官以策题付礼部官,置于案上。

    执事官王希烈看着张宏放在桌案上的策题,当场便是一惊。

    这分明就不是礼部出的那几题!

    他悄然看了皇帝一眼,只见皇帝面无表情,仿佛一无所知。

    这时候鸿胪寺官已经开始让贡生入殿了,王希烈只觉得自己进退维谷,骑虎难下。

    换作先帝,他这时候说不得已经动念,想一头撞死在金銮殿了。

    奈何,今上不是个胡来的人。

    王希烈心念电转,最后还是叹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他高举策题案,由左阶缓缓降退,按着典仪的流程,将策题案置于御道正中。

    贡生们低着头,手忙脚乱跟在鸿胪寺官身后,鱼贯而入。

    “考生行五拜三叩头礼!”

    鸿胪寺官赞道。

    贡生等慌而不乱,拜手稽首四拜,后一拜三叩头。

    朱翊钧抬手示意免礼,缓缓开口:“朕以冲年履祚,未烛于理,惟仰遵我皇考遗命,讲学亲贤,日勤劝览,细大之务悉咨辅臣,以求殿中夙夜孜孜,罔敢暇逸,亦欲庶几乎诗书所称,无坠我二祖八宗之丕绪。”

    这是策题的起手式,大同小异。

    反正就是皇帝希望国家好好地,但是一人计短,所以要问策于贤。

    随着皇帝开口,王希烈随举策题案于丹墀东,眼观鼻,鼻观心起来。

    朱翊钧不疾不徐,娓娓道来:“朕惟君天下者,兴化致理,政固多端,然务本重农,乃其大者。《书》言先知稼穑艰难,乃逸。”

    “朕尝恭诵我太祖高皇帝《藉田》谕,成祖文皇帝《务本训》,乃知王业所由兴,民生之不易。”

    “今啼饥号寒之民,不惟见于穷陬僻壤之所,而通都大郡亦或有不免焉。”

    “四方百姓失地者众,未尽归农也。”

    “何以使人皆力本而不失业欤?”

    政之大者,在于农事,无论是《尚书》,还是朱明祖训,都是这么说的,但如今本朝恰恰对此搞得不太好,百姓失地,食不果腹,皇帝看着着急啊,大家说说该怎么办呢?

    内阁、礼部、翰林院诸臣听到这里,齐齐抬头。

    这……礼部出的策论,没有这道吧?

    礼部左侍郎诸大绶最是清楚,他忍不住偷摸伸出手,戳了戳站在自己前一位的马自强。

    后者由着诸大绶搞小动作,就是低着头不说话。

    内阁吕调阳则是有些惊讶地看向张居正,目光中透出征询。

    后者思索片刻,缓缓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皇帝虽然没给首辅先生打招呼,但首辅先生还是默契地给皇帝站了台。

    因为张居正一听皇帝嘴里这话,立刻就摸清楚了脉络,也明白了这一道题,是在为什么事做铺垫。

    嘉靖年间财用匮乏,殿试问策的政之大者,往往是税法银钱。

    隆庆年间鞑靼屡屡犯边,殿试问策的政之大者,自然而然是治兵修备。

    如今皇帝将务本重农抬到了政之大者上,所为何事,便不言而喻了——这是在为度田做舆论准备,同时也是为其抡才!

    这可比礼部出的虚头巴脑的试题要实际多了。

    如此,既然符合新政的方向,内阁自然没有拆皇帝台的道理。

    至于越过礼部策试出题,对于内阁而言,反倒是细枝末节了。

    “尔多士习先圣之术,明当世之务,其为朕折衷众论,究其指归,立政何先,或古今异宜,创守殊轨,悉茂明之,以副朕慎始笃初之意,毋泛毋隐。”

    朱翊钧以最后一句固定式结尾,让贡生们畅所欲言,不要怕说错话,皇帝的胸怀大大地好。

    而后便轮到礼部官散题,贡士列班跪受,叩头就试。

    典仪也随之结束。

    等鸿胪寺官唱奏礼毕后,皇帝与文武百官便一齐离殿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考进士跟做学问的路径是不一样的。

    有些话可以挂在嘴边,但不能真的把自己骗了,否则殿试也不会以策论排名了。

    把握考官的心理,是考进士的第一等学问。

    往科还好,殿试的名次往往是内阁所排序,内定的第一名,就由首辅读卷子,第二名就给次辅来读,第三名群辅读,二甲第一礼部尚书读,以此类推——这是防止皇帝读不出好坏,甚至不认识生僻字,弄出笑话。

    如此,考生们只需要参考内阁与九卿们的文集,以及这几位的治政倾向,便能针对性地作答。

    但今科显然不一样。

    自五日前皇帝经学宗师的身份一出,考生们需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。

    有着宗师水准的皇帝,还会不会放任礼部与读卷官们拟定位次?

    退一步说,考生假定皇帝插手,那么没有文集的皇帝,考生又怎么窥探其治政倾向?

    再退一步说,皇帝插手的范围又能有多大?是一言而决,还是折衷众论?是一甲三人,还是四百余人全部亲自过目?

    正因这些场外因素。

    决定了殿试非常讲出身的一大特点。

    姑且抛开教育水准与家世带来的眼界不同,只说五日前亲眼见过皇帝辩经的人,对皇帝的认识程度,就根本不是这一月里闭门造车的贡生所能比的。

    孙继皋早就对辩经当日的皇帝,做了复盘。

    他此时坐在桌案前,只思索片刻,便立刻落笔倾泻而出。

    “臣对,钦惟皇帝陛下以圣神之德,膺历数之归,至诚飨帝,恭己临民;天下臣庶,孰不翘首而观,拭目而望,以冀沾维新之化……”

    策论的每个字,都很重要。

    国初定制,策论惟务直述,限一千字以上。

    有着明令字数下限的同时,又被篇幅决定了字数上限。

    所以孙继皋上来便将开头例行的赞颂皇帝,以及其文章主旨,合二为一。

    一句“维新之化”,就将其对皇帝的了解,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    同时也在维新的基础上,开始展开论述“务本重农”之关键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。

    李坤则是静坐好半晌,都未动笔。

    不为其他,只是在回忆当日辩经时,皇帝的言行举止。

    那日他见得皇帝出席,才后知后觉,为何有人特意请他前去观礼。

    虽然不知道是谁这样神通广大,又愿意大发慈悲。

    但他既然已经踩中了机缘,那么将这机缘发挥在殿试之中,便是他唯一能做的事。

    至于还债?日后再说罢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李坤终于开始提笔蘸墨。

    “臣对,陛下方且望道未见,求治愈殷,乃特进臣等于廷,俯赐清问,拳拳乎安内固本之策。”

    “苏轼有言,‘君以名求之,臣以实应之’,矧今陛下以实求之,臣敢不披沥以对扬万一耶?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同样是例行夸赞一番皇帝。

    但李坤在论述完统领全文的总纲后,并未继续在经典、祖训、皇帝身上打转,而是开始论述起时局大弊端。

    “今皇上诚欲驱天下之民而皆力于本,其道无他,惟遏兼并、兴度田六字而已矣。”

    “民终日不食则饥馁随之,乃今挟末技而轻去其田里者,岂民之皆不乐生哉?田兼并耳……”

    策论各有的答法。

    体现政治见识的同时,也是为了争一争出身。

    李坤年纪大了,今年已经三十九,所以,他只求一个二甲出身。

    二甲官从七品,赐进士出身,三甲官正八品、赐同进士出身,按照如今的考成法,一级就是三年堪磨,不可不重。

    至于一甲,他就不敢想了。

    不过,李坤不敢想,李三才却很是敢想。

    一甲的翰林编修、修撰,可比庶吉士又少了三年堪磨。

    至于他凭什么这么敢想?

    好歹是大院子弟,总是比外人更加了解皇帝。

    他将父亲所转述的朝中关于皇帝的总结,在脑海中尽数淌过,辅以两次遇到皇帝,其展现的行事作风,逐渐勾勒起皇帝的性情来。

    半晌后,李三才缓缓落笔。

    “臣对,惟我太祖高皇帝藉田有谕曰,欲财用之不竭,国家之常裕,鬼神之常享,其必由农乎?大哉王言,谆谆乎重农之意也!”

    “成祖文皇帝务本有训,首举太祖创业之难,次及往古圣贤之君、昏乱之主,以昭鉴戒。讦哉圣谟,切切乎垂裕之心也。”

    他先是将皇帝所提的祖训列出,提纲挈领,同时显示知识储备。

    而后却是笔锋一转,落到皇帝头上。

    “臣窃闻之《书》曰:天降下民作之君,作之师,惟其克相上帝,笼绥四方。则知天之生民,所以左右而曲成之者,其责恒寄之君;而君之主民,所以生养而安全之者,其道实法乎天。”

    天地生养百姓是为了照顾他们,这种责任只是恰好寄托在君主一人的身上。

    “夫皇上所居之位非他,乃太祖高皇帝之所相传也,太祖高皇帝非他,乃凤阳之所自起也。”

    “元政不纲,黩货无厌,羣小擅命,横征暴求,是以万民不忍,共托命于太祖,太祖因而奋其一劒,扫淸秽浊,受天大宝,是以得携而传之皇上。”

    “夫胡元盛时,幅员广大,士马强壮,无减于今日之天下,而太祖乃以布衣取之,如摧枯拉朽焉,何哉?”

    “赋税繁兴,子民流离;货币糜烂,百姓失业也!”

    今上的帝位怎么来的?是太祖高皇帝一代代交托的责任。

    太祖高皇帝的帝位又是怎么来的?是前元残暴,遭万民厌弃,万民共同将天命托付给了太祖皇帝。

    “皇帝陛下言,百姓失地者众,未尽归农,此陛下天命之所在,不可不重!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“是故,今重本当以务农;安置失地之民,未必不可通商。农商同兴,两难自解!”

    众人服饰摩擦之声,与试卷翻动之声交杂,反而愈发显得殿内安静非常。

    海瑞坐在不起眼的角落。

    一板一眼地下笔。

    虽说他已经是绯袍大员,此来只是补一个出身而已,哪怕最后一名也不影响他铺平九卿的门槛。

    但海瑞还是用心尽力地写出自己的答案。

    “臣对,屯种之田干没于豪右,湖山斥卤制于权门,奸豪欺隐,游食助纣,是有皇帝陛下谓之啼饥号寒之民。”

    “臣亲见,海南诸县,农夫耕种,以天灾人祸失之薄田,以骨髓尽枯失之佃租,故惟采菱湖中。然菱角尖锐,常伤其指,血流不止,致面目憔悴,状若鬼魅。至臣离海南时,菱湖亦为豪右所兼并,收采菱者月租二两四钱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“故,今当务之急,乃制田之见存者,履亩而正界……”

    海南跟云南差不多,在科举界都是穷乡僻壤一般的存在。

    作为海南举人出身的海瑞,为官后也没有太多功夫深入研究经典,那些华丽的措辞,在他文中几乎难以看到。

    他只是从基层工作多年的角度,作出了一副写实的答卷。

    时间渐渐流逝。

    墨迹爬满了一张张试卷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贡生们在殿内答题。

    朝官则多是各自回衙门坐班。

    只有皇帝与首辅次辅三人,漫步在皇极殿外的平台,谈论着什么事情。

    “天顺八年,命于内阁官会同吏礼二部出题,考选庶吉士。”

    “弘治六年奏准,每科一选,年岁四十以内者,各录其平日所作古文十五篇以上,限一月以内投送礼部。”

    “礼部阅试讫,编号分送翰林院考订。文理可取者,将各人试卷记号糊名,封送内阁,照例考选。”

    高仪将选庶吉士的流程大致给皇帝介绍了一二。

    条件大致就是——年轻;青词写得好;通过内阁、吏部、礼部组织的自主选拔考试。

    朱翊钧好奇道:“平日所作古文十五篇?那平日撰文不足十五篇又如何?”

    既然说是古文,那就肯定不能是诗词了。

    赋这玩意儿,平日可未必会写这么多。

    高仪耐心解释道:“所以礼部限时一月,就是给诸进士补齐十五篇古文的。”

    朱翊钧恍然,那就得赶稿了。

    赶稿好啊。

    他点了点头,示意高仪继续说:“那选上庶吉士之后呢?”

    高仪跟在皇帝身后,慢慢踱着步子:“送翰林院,命学士等官教习。学业成者,除翰林官外,二甲除编修,三甲除检讨,继续深造。”

    “余者兼除科道、部属郎中主事等官。”

    朱翊钧哦一声。

    旋即摇了摇头,回头看了一眼张居正,斟酌道:“二位先生,选庶吉士,是为阁部大臣储才,如此并无不妥。”

    “但,今科进士四百余人,其增取一百余,乃以今日之考成法、明日之度田,填补州县堂官,各省三司骨干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尽数放在翰林院中修习课业,恐怕仍旧不能补足各部司衙门、州县堂官的缺额。”

    大家共事的时间也不短了。

    现在皇帝屁股一翘,拉屎还是撒尿,两位辅臣已经一目了然了。

    两人对视一眼。

    张居正无奈地摇了摇头:“陛下若是想将庶吉士下放到省府州县,单叫内阁私下说理,实在是为难臣等这老骨头了。”

    听弦听音。

    皇帝这言语,显然是想给庶吉士们放到地方上去磨砺。

    张居正毫不客气地摇头拒绝,只差把不现实三个字直接说出口了。

    朱翊钧好奇看向张居正:“元辅的意思是,内阁也做不了主?那朕去将大宗伯叫来?”

    张居正制止了皇帝让人去请马自强的动作,无奈道:“大宗伯要是摊上这事,恐怕不想致仕也得致仕了。”

    三人走到阑干处,凭栏而立。

    高仪在一旁斟酌片刻,委婉补充道:“陛下,这事不是一纸诏令就能通行的事。”

    “将庶吉士扔到地方……实在过于折辱人了,届时恐怕要生出事端来。”

    张居正更是直接:“要是这样折辱庶吉士,弃官都是小事,只怕届时免不得以头抢地,血溅皇极殿。”

    “届时上下震动,必然又是一场乱子。”

    儒生最讲尊严。

    将四十岁以上的同进士放出去做县令也就罢了,庶吉士这种眼高于顶的当世英杰,想放到地方上去?

    那不是赤裸裸的新朝苛待儒生?

    要闹出群体性事件的。

    如今官吏动辄就是“以水土不服改调别用”,或是“惠州苦寒,非国朝善待儒生之成例。”

    这种环境下,皇帝想搞什么庶吉士发于州郡,未免有些太为难内阁和礼部了。

    戳脊梁骨张居正已经无所谓了,就怕乱了大局——这些人可是真的基本盘。

    皇帝、首辅、次辅,三人只要达成共识,可以说是对朝局一言而决,但如今面对这种涉及到基本盘的事,也不得不慎之又慎。

    朱翊钧闻言,双手把着阑干,脚抵着最下面,身子前后晃动:“也不尽然要全部发去州府嘛。”

    话说到一半。

    张居正皱眉扶住皇帝的腰杆,打断道:“陛下注意仪态。”

    朱翊钧讪讪站直身子。

    他轻咳一声,继续说道:“朕的意思是,可以按自愿原则,将主动提出下到地方的翰林编修、庶吉士,在仕途上酌情优待。”

    这就是诱之以利。

    高仪闻言叹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他摇了摇头,跟不熟悉儒门生态的皇帝解释道:“陛下,士林之中,名望才是根基,没有庶吉士会自损根基,只为少减三五年的堪磨。”

    仕途和名望孰轻孰重,只看多少朝臣对廷杖梦寐以求就知道了。

    皇帝许的这点小恩小惠,还不足以让庶吉士“不合群”。

    朱翊钧思索片刻,朝两位辅臣认真问道:“有人领头,是不是会好很多?”

    两名辅臣一怔。

    对视一眼后,相继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朱翊钧释怀一笑:“那二位先生不妨先拟个章程出来,至于庶吉士的事,朕届时给他们做做‘思想工作’。”

    还有人还欠他债呢,君父要讨债,不还可不行。

    有人前头之后就好办了——国朝有没有成例,在政治阻力上,不可同日而语。

    庶吉士下地方,哪怕先期只是走过场,都是势在必行的事。

    两人对皇帝奇怪的措辞见怪不怪。

    高仪忍不住提醒一句:“陛下注意选拔公正。”

    朱翊钧敷衍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什么叫注意公正,一甲本来就是皇帝钦点!

    合法又合理!

    张居正见皇帝这模样,不知道想到了什么,突然说道:“既然如此,届时陛下恐怕免不得要时常过问了,否则,某些庶吉士恐怕要在地方为官十数年还不止了。”

    朱翊钧欣慰地看了张居正一眼——老张头看事情就是远。

    这种选调生外放,十几年不按许诺调回核心的事,他可是太懂了。

    要是上面没贵人记得,甭管你什么庶吉士,还是硕博士,就下放吧,一放一个不吱声。

    张居正这是在提醒自己,若是放手让内阁或者六部去操办,难免沦为分别党派亲疏的工具——庶吉士毕竟是储相人选,谁回朝,谁继续待在地方,仕途可谓云泥之别。

    所以,这事最好是皇帝亲自介入。

    朱翊钧当即表态:“这是自然,届时庶吉士直接上奏于朕,其历年的考成,也由朕与内阁亲自过目后,再考定评分。”

    他既然已经准备亲政,这种事也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。

    张居正对皇帝的勤政,认可点头。

    与高仪一同执礼:“臣等稍后便会同礼部,将章程拟出来。”

    朱翊钧自然是一堆辛苦、操劳、费神之类的词不断往外冒。

    两位辅臣躬身退下。

    只剩下朱翊钧胳膊撑在阑干上,手掌托着脸,出神眺望。

    好一会儿后,他才回过神来。

    伸手招过李进:“李大伴,等殿试结束后,去给李坤送一本《吕氏乡约》,让他好好研读。”
  http://www.badaoge.org/book/124251/49905627.html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adaoge.org。笔尖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adaoge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