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badaoge.org
方言微微蹙眉,有些不确定,他试探着问道:
“你们的意思是,这个方子的使用,和我有关系?”
谁知道记者同志居然点了点头:
“当然了,不止和您有关系,还和我们电视台也有关系呢。”
“就是上次报道的录像被卫生部看到了,他们那边才去调了1957年西南流感时期的药方。”
“可以说是您为他们,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思路。”
“这个是我们在刚才的卫生部采访中,已经问清楚的。”
说罢还掏出了一个本子递给方言:
“您看,这就是我们的采访手稿。”
方言一看发现还真是,里面的内容是采访的一位副部长,他说了这次电视台和报纸上的内容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,替他们理清了思路。
“思路吗?原来是这样……”方言恍然大悟。
确实在这种时候开会扯皮花费的时间,可能比找药方还要久,如果有人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,就能够很快让这件事决定下来。
而且卫生部那边也知道他的底细。
两个医学新鲜的成果当敲门砖,还有华夏中医研究院那边那么多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背书,既然自己先冒头出来发话了,他们肯定会重视的。
毕竟纵观此时,也没人比他更早在媒体上,宣传针对流感的中医药方。
现在的方言在卫生部眼里,那就是显眼包。
再加上电视台推波助澜,想不关注都难。
站在院子门口,随手方言对着记者邀请到:
“记者同志,咱们到书房里去聊吧。”
“好!”记者同志答应了一声。
记者采访团队一共四个人,一起进了四合院。
方言向家里人说了一下大概情况后,就带着他们来到了书房里。
看着这一屋子的中医书籍,记者眼前一亮。
当即对摄影师说,待会儿开机后,把这些中医古籍也拍下来。
这个书房很符合他对中医的印象。
接着记者对着方言说起这次采访的内容,其实也很简单,就是想听听对这个方子的看法,以及当初是怎么样选中这个方子,同时想听方言讲一下,对这次苏联远东流感的看法,以及对普通人群的防护建议。
方言听到这里点点头,前世的时候方言也看过电视上采访专家的报道,对于这些官方话术他也是门清。
这个时候讲东西就不能讲的太深太专业,而是要让更多普通大众听懂听明白,不要增加大众的焦虑,讲话要起到安定团结的效果。
这时候方言心里已经有数了。
不过方言想了想,最终还是对着记者表示,这个方子是1957年章次公的西南流感经验方,自己原本拿出来就是为了让丈母娘使用的,并没有想到会推广出来。
这件事儿先撇清关系,要不然就会造成一个功利的形象。
经过流量时代洗礼的方言,太知道维持人设的重要性了。
虽然他本来就是打算让药方推广出去的,现在已经达成目的,接下来就是他立住人设的关键时候了。
能让大家知道他,但是也不能让大家讨厌。
要是他老老实实说,我很早之前就注意到这次苏联流感了,也预判了接下来的发展,所以会想要把药方推广出来。
这说起来就很功利。
虽然结果也是为了大家好,但是大家都会认为,其实方言更想要的是出名。
所以还得讲故事。
讲一个大家都喜欢听的故事。
好女婿为了丈母娘的安危,翻找出来了20年前的药方,然后丈母娘拿出来无私奉献在了镜头前,正好就被卫生部的人看到了。
阴差阳错,才导致了现在大家都在使用这个药方的局面。
这样听起来就顺畅又自然多了。
虽然方言本来也没预判到会上电视,但还是得把怎么说考虑好。
接下来采访开始。
方言用预先准备好的腹稿流畅,且快速的将前后因果讲述了一遍,并在最后,讲述了自己对苏联大流感的看法,以及普通人的防护建议。
这些话都是前世电视台上,那些官方人员采访的标准。
这妥帖的回答,一下就达到了记者采访的预期。
这滴水不漏的回答,一次就过的流畅度,简直让记者和其他同行人员叹为观止。
本来以为还要折腾好久,结果人家麻利的一遍就过,甚至里面的一些画都不用剪,没有一句是多余的。
所以说采访一次就过,很快就结束。
记者同志甚至对着方言表示,他很有新闻主持方面的天赋。
如果电视台要开展卫生类栏目,肯定第一个就找他。
采访完成后,方言把记者送到四合院门口。
问了一下记者同志,这次采访的播放日期和时间,随后就看着他们上车离去了。
等到记者走了之后,方言就招呼朱霖,带上一些熬好的中药,还有吃的去一趟医院看看乐苗。
很快两口子就准备好了东西,提了个篮子将东西装好,然后一起朝着协和住院大楼而去。
没想到去的时候发现乐苗不在,今天是他妈妈在这里。
原来是母女一个人在这里守一天。
昨天是乐苗在这里守,今天他妈又过来接她的班。
将东西拿给乐苗老娘,对方倒是也没推辞,道了声感谢后便将东西倒进了她自己带来的餐具里面。
本来方言还以为她不会喝自己熬出来的中药呢,结果人家当着面咕嘟咕嘟的就喝了。
喝完之后还笑着对着方言透露:现在乐苗伯父喝了方言开的药方,现在情况已经好转,估计也就几天时间,就可以出院了。
协和脑科的医生甚至还专门把药方抄录了一遍。
方言恍然大悟,怪不得乐苗妈二话不说就把中药喝了,原来是之前的国医药方起作用了。
方言倒是也没多说什么,告诉她只是举手之劳,让她也注意身体早点休息。
随后就带着朱霖走了。
路上的时候女王对着方言说道:
“看来这次你又弄出了一个很厉害的药方呀!”
方言解释道:
“主要还是他本来出血量就不大,清醒的时间比较早,造成的脑梗死范围也比较小,所以才能够这么快恢复。”
朱霖一脸骄傲的对着方言说道:
“我有预感,明天恐怕上班的时候,就有人来找我聊你那个方子了。”
“记得当时你在东直门医院用黄芪虫藤饮,也是差不多的情况。”
此刻女王大人已经感觉,又有一张红底金字的医学成果证书在对着方言招手了。
方言却笑着摇摇头说道:
“还是有些不一样的,东直门医院是中医院,你们协和是西医院,一个西医院,会提交一个中药方上去吗?”
听到这里的朱霖回过神来,仔细一想还真是。
不过她还是说道:
“我们协和也不只是西医院,还有中医办公室的。”
方言笑了笑,他可是记得很清楚,协和中医在1979年之前,没有太有名的坐诊医生。
这次更大概率是脑科医生们,认识到了这药方的临床价值。
会想办法研究研究而已。
让他们和东直门医院一样交上去,方言认为概率比较小。
不过也没事儿,方言拿出这个药方,本来也就是是拿给乐苗救她伯父的。
协和不交其他地方一样可以交上去,反正又不着急。
接着两人回到了家里。
此刻,陈楷歌两口子已经和大姐夫商量好了立冬那天的结干亲事宜。
地点就定在北影厂小区。
到时候陈楷歌和孙佳林会邀请朋友一起见证。
看样子像是打算搞得很隆重的样子。
方言也是服了,两口子也是奇葩。
结婚没弄婚礼,现在收干闺女整得这么隆重,也是没谁了。
估计肯定事儿后有人会想,是不是两口子那一个生理上有问题,根本生不出来,所以才认这么个干闺女。
这个怀疑很合情合理呀。
估计他们自己老爹老妈都要怀疑,就更别说其他的外人了。
不过这俩人也不是那种在意别人眼光的,特别是孙佳林。
接着将这两口子送出了门,目送着他们开着吉普离开,大姐夫感慨这城里人想法就是怪,自己不生孩子,非要认个别人家孩子当干闺女。
只是因为喜欢孩子,就要花费那么多钱来办一场仪式,后面还要担起父母的一部分职责,这简直就是花钱找罪受啊。
方言笑着摇摇头,大姐夫这是不理解老板们的心态啊。
马斯洛需求里讲的很清楚,将人类的需求分为六个层次,第一是最基础的生理需求,然后是安全需求,接着是情感与归属需求。
这第三个情感需求,就是现在陈楷歌两口子需要的。
孙佳林想无痛当妈,释放下情感。
陈楷歌需要孩子当他和孙佳林的情感纽带。
过惯了苦日子的大姐夫,目前对情感需求不高,只要有大姐和孩子他就很满足了,所以没办法理解这两口子也很正常。
就像是后世在直播间里刷钱的有钱大哥一样,大部分人看大哥像是傻子,有钱也不是这么造得啊。
但是人家大哥早就赚够钱了,开始追求情感与归属,或者开始寻求尊重。
古话说得好,衣食足则知荣辱,在基本生活得到满足后,才会关注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。
就像是现在方言一样,他已经开始追求更高的实现自我价值。
要用自己的优势改变中医历史。
这次采访只是其中一步而已。
http://www.badaoge.org/book/132785/50724440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adaoge.org。笔尖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adaoge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