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尖中文 > 玄幻小说 > 瑜伽菩萨戒 > 正文 第6集《瑜伽菩萨戒本》

正文 第6集《瑜伽菩萨戒本》

最新网址:www.badaoge.org
    请大家打开《讲义》第十页,己三、瞋不受悔戒。

    「若诸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缠。」一个菩萨他平常对于瞋心的烦恼,是数数现行不修对治,经常放纵自己身口意的瞋恚,由是因缘,因为经常放纵的关系,他就出现了这种身口意三业的瞋恚。

    先看口业的瞋恚,「不唯发起麤言便息」,他发动这种粗恶的言词来漫骂对方,口业;

    「由忿蔽故,加以手足、块石、刀杖,捶打、伤害、损恼有情」,这个是属于身业的瞋恚,因为瞋恚心遮蔽了自己的菩提心,所以他采取用手、或者是脚来伤害对方、或者是用石块、刀杖,捶打、伤害去损恼有情众生,这个指的是身业的瞋恚;

    第三个是意业,「内怀猛利忿恨意乐」,内心当中有很强烈坚固的瞋心:他的身口意经常有这样的瞋心。有所违犯,这个是指外在的境缘现前,众生对他有所违背、或者是侵犯,众生所做的事情不能满足他的心意。他来谏谢,众生做了违背侵犯的事以后,众生已经如理如法的向他来谢罪、悔过。这个菩萨不受、不忍、不舍怨结,他不接受对方的忏悔,也不能随顺对方的忏悔,内心当中不愿意放弃瞋心的相续,他内心愿意让这个瞋心继续的相续活动下去。这样子这个菩萨就犯到了第三他胜处法,这个菩萨的菩提心就深深的被他的瞋心所破坏,第三他胜处法。

    我们先讲瞋心的过失,再讲对治的方法。在《佛说决定毘尼经》上说:一个菩萨以贪心来犯戒,这个是轻戒。因为你这个贪心,犯戒当然对菩提心有伤害,但是这个伤害还不是非常重,所以叫做轻戒。

    但是以瞋心来犯戒是名重戒。何以故?以断自他善根故。一个菩萨动不动就起瞋心,使令众生不敢亲近你,这样子就失去你度化众生的大悲,大悲心失掉就没有菩提心。

    我们一个人会发脾气,有两种人会发脾气:第一种人是放逸的人,他有事没事就发脾气了,这个我们就不讲了,这个人的生命也没什么目标了,他高兴怎么做就怎么做了;第二种人就是我们要注意的,就是这种人个性特别清高,他做什么事有他的原则章法,这种人多数对名利淡泊,但是他原则太多,别人就很容易触恼他,他就发脾气了。怎么办呢?诸法因缘生,诸法因缘灭,瞋心是因缘所生,也可以假借还灭的因缘来对治。

    蕅益大师对于瞋心开出两个法门:第一个、我们去思惟「随缘消旧业,更莫造新殃」,就是从业果上来思惟。就是说生命就像一个水流,它是一个流动性,这当中生命的每一个点都具足了传承性跟开创性,我们现前的生命对望着过去,我们看到过去,我们今生是在承受过去的果报,就是你前面的水流是脏的,现在当然是脏的。

    所以我们现在的生命,一方面传承过去的业:如果是善业起现行,你当然就是安乐;如果是罪业起现行,你就觉得这段时间处处不如意。万般皆是业,半点不由人。这第一点。

    第二个、最重要的就是说我们的每一个生命具足开创性,又不断去传承。我们面对这个苦乐果报的时候,我们用什么心态去面对,又会决定我未来的果报。所以我们每一个生命本身,对望过去是一个果报,对望未来生命它又是一个新的因地。

    我过去在佛学院做执事,带了一批新生,这当中有一个居士来佛学院读书。当然一个居士刚刚来到佛学院,心思粗重这难免的。他做香灯的时候,就把大殿内一个很漂亮的碧绿色大理石做的香炉打破了,破成好几块了。(哈哈)同学很紧张,就把我叫了去。我一看,内心当中也是非常不高兴:这个香炉好端端的怎么会打破在地上呢?但那个时候我就说:你把这个香炉拿起来,用强力胶粘一粘再放上去。为什么呢?

    那个时候我想:这个香炉已经打破了,我不管做什么事都无济于事。我有两个选择:第一个、让事情更好;第二个、让事情更糟糕。只有这两种选择而已,没有其它的选择。今天我发脾气,只会让这个因缘变得更错综复杂。今天这个东西会打破,不是他打破的,我们要这样思惟;不要说你打破的,那这不是他生吗?「诸法不自生,亦不从他生,不共不无因,是故知无生。」这个香炉什么时候会破,它有它的因缘。

    今天这件事情果报已经出现了,我今天发脾气,可能这个居士会因为自责而住不下去了,这就障碍了他的善根,我又造了一个罪业了。本来香炉打破已经很遗憾了,现在如果又出现另外一个遗憾的事情!所以我们今天要想想看:我们今天遇到事情就发脾气,其实你发脾气只有让事情更糟糕。你回忆你今生过去当中所做的经验,你有哪一件事情因为发脾气变得更好?我看没有,绝对没有。所以我们发脾气,对自己、对众生都没有一点好处。所以我们今天遇到事情不如意,一定要思惟:这个背后一定有它的业力,不是谁去主宰这件事情,不是上帝、也不是他做的、也不是你做的、也不是谁做的,是因缘的力量促使这个境界出现。

    过去的因缘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,重要的是我现在怎么去面对这个因缘。你可以让这件事情变得更好,心平气和的,随缘消旧业,事情过了就算了,不要再继续的错下去。或者你愿意发脾气,让事情搞得更复杂,让这个恶因缘相续下去。

    所以我们说菩萨为什么要有正知见?你光是有菩提心、有一股的冲动要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,你对生命的观察不够透彻,你就是障碍重重,你的菩提心很快就会失掉。所以蕅益大师告诉我们:我们应该要知道一件事情的出现一定有它的业力,我们应该去面对承当,乃至于化解这个业力,不要再继续造罪业。所以第一个、随缘消旧业,更莫造新殃,当然这是比较消极的一个面对。

    第二个、蕅益大师说「转逆缘成菩提道,把他当善知识想」。站在一个菩萨道历事练心的角度,其实我们的生命酸甜苦辣都需要(哈哈),这样你的营养才会均衡。你一个人从小到大都是顺境,这件事情不是吉祥。为什么呢?

    我们有的功德在顺境当中可以栽培,比如说你的信心,你对佛法的信心,你在顺境当中容易成就;但是有的功德必须在逆境当中成长,就是你对众生的宽恕跟包容。你对众生的宽恕、包容不可能在顺境当中栽培起来,你如果是一直在顺境中成长,你不可能对众生产生宽恕跟包容,而宽恕跟包容是修大悲心的基础,你对众生起大悲心,不是他处处随顺你,你才对他起大悲心,你一定要去宽恕他的过失,让他有成长空间。

    所以在菩萨道当中,当然你一个人逆境太多也不好,这个挫折感太重,你要是对佛法的信心不够,你也会退失菩提心,所以我认为酸甜苦辣(笑)最好是都平均最好。一个人有一点顺境、有一点逆境,在顺境当中保持我们的精进,在逆境当中考验我们的忍力,看你自己过得了过不了关,你能够跨得过去,你内心的忍力又增长一分。

    我亲近过忏公师父一段时间,我觉得忏公师父他老人家在教导弟子,他主要是两个法门、两个重点:第一个、老人家在培养你的行力,他强调拜佛、念佛,「不能拜叫他拜,不能念叫他念」,多拜佛,从行力当中积功累德;第二个、他要弟子们培养忍力,他经常会在生活当中出一些考验,这个考验有时候是没什么道理,在考验你对逆境的忍力。

    我们一个人行力强,如果你没有忍力,你那个功德不能保持下来。所以你看佛陀讲六波罗蜜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,为什么佛陀讲布施、持戒还要讲忍辱呢?

    因为忍辱就像仓库一样,譬如仓库能够珍藏珍宝,你布施、持戒所成就的功德,假设你没有忍力,你的功德就容易破坏,瞋是心中火,能烧功德林。

    所以忏公师父有一次对我们弟子开示说:一个人要成就大功德,一定要有忍力,忍辱以积大德,如果我们今天动不动就发脾气,你这个人成不了大事情。

    所以这个地方,一方面「随缘消旧业,更莫造新殃」;一方面把这个逆境当做是自己菩萨道的一个考验,看你是不是能够忍得过去。这是第三条「瞋不受悔戒」。我们看第四条:

    己四、谤乱正法戒

    前面一条戒是瞋心所引生的过失,这是愚痴、邪见。谤就是毁谤,乱就是混乱,毁谤混乱大乘的正法,依止邪见跟愚痴来毁谤混乱大乘正法,就是正式犯到这一条戒。我们看戒文:

    若诸菩萨谤菩萨藏,爱乐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,于像似法,或自信解,或随他转,是名第四他胜处法。

    这个「菩萨谤菩萨藏」,他毁谤大乘的「菩萨藏」。他用什么方式来毁谤呢?他内心当中爱乐,以宣说的方式、或者开示的方式、或者建立的方式「像似正法」。

    宣说就是文字的宣扬,写出很多的东西、或者是讲出一些话,从文字来宣说像似正法;或者是开示,开示就是把义理加以发挥,义理的发挥叫开示;建立,建立就是安立宗旨,他不但是用文字宣说、义理发挥,他把这样的一个观念安排成一种修学的宗旨:对于像似正法加以宣说、开示、建立。什么叫像似正法?

    蕅益大师解释说:实非大乘正法,而相似于大乘正法。它本身不是大乘正法,但是听起来又好像是大乘正法。

    举个例子,有人说:「大乘行者以大悲心故,要生生世世的流转,所以大乘菩萨不断烦恼。为什么?依止烦恼来滋润生死。」我后面会讲到,这叫像似正法。事实上菩萨在三界流转是依止清净的愿力,不是依止烦恼来招感生死。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,它实际上不是大乘正法,但是像似大乘正法。这个像似法是怎么产生的呢?以下说出它产生的因缘。第一个「或自信解」,这个人自己生起对大乘像似正法的信解。自己生起信解有两种情况:

    第一种人、他但修行门,不学教理。这个人他出家以后一路的修习行门,他行门的加持会让内心产生一种强大的堪能性,他会在这个强大的堪能性当中自己想出一个道理来,那这个道理并没有经过教理的印证,很可能就错误了。所以说「但修行门不学教理」,没有经过佛法清净的传承,就会产生一种像似似是而非的观念,他把这个像似正法自己信解,乃至加以弘传,就使令很多人产生了错觉。

    第二种人、不善学习,断章取义。他对佛法的学习并没有全面的融会贯通,只是断章取义而产生了误解,也可能会产生这种像似正法的理解。这个就是说他自己的信解。当然这种人会产生自己的信解,他在家的时候多数是有一点文字的基础,应该都是一个知识分子才会有这样的理解。或随他转,他自己没有产生信解,是由他,就是受邪师邪友所影响。他的师长邪师邪友这样子讲,他也跟着他这样讲。这样子是名第四他胜处法,这个地方他指的是愚痴跟邪见。

    这条戒古德的批注讲得很多,事实上历代的祖师对谤乱正法戒都非常的慎重,也有很多的开示跟警告,我们把古德的开示作一个简单的说明。当然整个过失都是依止烦恼生起,但是前面的贪瞋烦恼他产生过失的时候,基本上他对整个佛法还是具足正见的,所以他在造罪的时候是有惭愧心;第四条戒所产生的过失,你在造这个罪的时候是无惭无愧的,因为你自己根本就起邪见了,你认为你是对的,所以你造这个罪的时候的心力特别强,力量特别强,这是第一点。

    第二点、从时间上来观察,前面三条戒的贪瞋烦恼是有期限的,你不管自赞毁他、悭惜财法或瞋不受悔,他只是在某一种境缘之下去造作,这个境缘消失了,你就不再造作了,所以时间是短暂的;但是谤乱正法,你对于这样的一种邪知邪见加以宣说开示建立,只要这样的邪见在世间上继续流传一天,你的过失就存在一天,所以这个罪业对众生产生负面的影响是长远。时间上是长远的;从空间上力量也是特别强大,无惭无愧。所以在整个四条戒当中,谤乱正法戒的过失是最重的,是这样的一个意思。贪瞋痴烦恼以痴心来造罪是最重,因为无惭无愧,第二个你的时间久远。

    这个佛法,我想我们今天每一个人的善根不同,有些人喜欢持戒、有些人喜欢唯识、有些人喜欢中观,但是我们都应该要知道一个观念:就是方便有多门,归元无二路。你不管从修中观的空观下手、或者修唯识观下手,其实到最后会归到清净心的时候是没有差别的。换句话说,佛陀的教法都是在对治众生的应病与药,所以我们不应该在过程当中互相毁谤,这个是值得我们注意的。当然这条戒,你最好是能够广学多闻、融会贯通;如果你不能融会贯通,起码你在过程当中,我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完全融会贯通之前,少发表意见、少发表意见,因为每一个教法都有它安立的宗旨。你看我们中国佛教,唯识跟中观一路不合,互相毁谤,中观说唯识学安立阿赖耶识有自性执,唯识学说中观的学者偏空。

    有一个笑话,把中观跟唯识的融通,他一开始讲一个开场白说:有一天,无著菩萨遇到龙树菩萨(哈哈),无著菩萨是唯识的学者,无著菩萨就指着龙树菩萨说「你偏空」;龙树菩萨就指着无著菩萨说「你是着有」;两个正在争吵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出现了,释迦牟尼佛说「你们两个都对」。意思就是说,中观的学派为了要破除我们的障碍、执着而安立了空,他讲自性空,他讲自性空的意思就是因缘有,因为空,所以你造什么业,就出现什么果报。但唯识学安立阿赖耶识,他没有说阿赖耶识是有自性的,他说阿赖耶识受熏,我们生命当中的自体是阿赖耶,叫藏识。你造了一个业,阿赖耶识就把你这个业保存下来;但是阿赖耶识是变化的,你昨天的阿赖耶识跟今天阿赖耶识不同,因为你今天多拜一部《八十八佛》,所以你今天的生命跟昨天的生命已经不同。

    你不要说今天跟明天,你前一剎那的生命跟下一剎那的生命就不同,所以阿赖耶识在唯识学上说是顿生顿灭。其实我们看到生命是相续的,其实不是这样,这个生命、阿赖耶识是顿生顿灭,一下子全部出现、一下子全部消失。所以中观的学者批判阿赖耶识是有自性的,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;阿赖耶识是受熏变化的,它为了建立业果的相续安立一个阿赖耶识。所以我们在学教法的时候,一定要学习彼此互相尊重,「良由众生根机不一,致使如来巧说不同」,各有各的传承,避免谤乱正法。

    丁三、料简犯相

    戊一、明犯相

    己一、彰犯分齐

    前面说明四种他胜处法的戒相,以下料简就详细的说明犯戒的差别相貌,把这个犯戒的相貌再作一个说明。这当中分成三科,戊一、明犯相,说明犯戒的相貌。这当中分两科,先看己一、彰犯分齐,彰显犯戒的差别内容,我们看戒文:

    菩萨于四他胜处法,随犯一种,况犯一切!

    菩萨在四种的他胜处法中,只要犯到一种,他菩萨的戒体就失掉了。菩萨戒体失掉的意思是说,你虽然广泛的去断恶、修善、度众生,可惜的是这样的善业已经不再庄严无上菩提了,因为你已经不再是菩萨了,因为这个菩提心是根本法,一棵树的根坏掉了,那个枝叶花果都没有意义了,你这样子断恶、修善、度众生的戒行只是一种有漏的人天福报。所以你只要犯到一条戒,就失掉了菩萨的戒体,何况具足犯四种,就是你只要犯到一种就失掉戒体了,不必全部犯到四种。

    己二、明犯过失

    说明犯到重戒所引生的过失:

    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,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清净,是即名为相似菩萨,非真菩萨。

    你今天在四种他胜处法中随犯一种以后,你第一个过失,你就不能再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,所谓的菩提资粮指的是福德资粮跟智慧资粮。换句话说你忘失菩提心,你失掉了菩提心,你修诸善法都是魔业、都是生死业。我们讲大乘、小乘,这两个乘的力量不同,这个乘只有佛法叫乘;一贯道、基督教也修善业,但是他们没有资格叫乘,因为他没有到彼岸的力量。

    就是基督教、一贯道他们去布施,或者去做慈善事业,这样的善业能够使令他们在人天当中得到一个安乐的果报,但是安乐的果报消失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,他这样的一个善业,不能引导这个生命从痛苦的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,没有这个力量。

    菩萨在修善的时候之所以能够构成乘,你所有的善业能够趣向无上菩提,是来自你的菩提心跟正知见,这就所谓菩萨的戒体。所以你的菩提心被贪瞋痴烦恼消灭以后,你虽然广泛的受持菩萨戒法,但是你已经不是在摄受菩萨的菩提资粮,只是在创造人天的善业,是这个意思。第二个「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清净」。前面是就着浅位的资粮位的菩萨说「你不能去积集福德智慧资粮」;就着深位的菩萨所谓加行位的菩萨,特别是暖、顶、忍、世第一这四加行的菩萨,假设你犯到了四重戒法,你不能在你的现生的生命当中得到这种清净的意乐。清净的意乐是指初地菩萨,初地菩萨内心当中有我空、法空的智慧,所以他内心是清净的,没有这种爱取的杂染。

    换句话说,「是即名为相似菩萨,非真菩萨」,表面上你虽然行菩萨道,表面上你断恶、修善、度众生,但是本质上来说,你的一切的善法已经不再随顺于无上菩提了,所以你已经不是在行菩萨道了,叫非真菩萨,一种表面的菩萨,不是真实的菩萨。这一段是说明若犯到重戒,会产生这两个严重的过失。

    戊二、明舍不舍

    己一、标简品类

    说明舍掉戒体跟不舍戒体的差别业,这当中分成三科,先看己一、标简品类,说明重戒的品类:

    菩萨若用软中品缠毁犯四种他胜处法,不舍菩萨净戒律仪;上品缠犯,即名为舍。

    「菩萨若用软中品缠」,软就是轻微下品的、或者中品的,是用下品或中品的烦恼来犯四重戒法,这样子是不舍菩萨净戒律仪;必须要上品缠犯才名为舍。所以这个地方有别于声闻戒法。诸位在研究菩萨戒要注意,声闻四重戒法的犯,只要因缘具足就犯戒了,比如说你说杀戒:杀戒就是是人,对方是个人;人想,你作人的转想,你知道他是人;起杀心、兴方便;命断,对方死就犯戒。不管你是用上品的瞋心、中品的瞋心、下品的瞋心,只要有瞋心、有境缘,具足了就犯戒,声闻戒的戒体就失掉了。但是菩萨戒不是这样子,就是说你这四种他胜处法,你必须是依止上品烦恼去犯,这个戒体才会失掉,如果是下品、中品的烦恼,这个是不失戒体的,所以这个地方是有所不同。

    己二、释上品相

    前面说明四种他胜处法的违犯有三种相貌,有下品的烦恼、中品的烦恼跟上品的烦恼。这以下是解释什么是上品烦恼的相貌呢:

    若诸菩萨毁犯四种他胜处法,数数现行都无惭愧,深生爱乐见是功德,当知说名上品缠犯。

    这个地方说所谓的上品烦恼,这当中具足两个条件:

    第一个「数数现行都无惭愧」,就是说你对这四种他胜处法,你一次一次的造作,完全不修对治,就是你对贪瞋痴的烦恼完全没有调伏的力量,你一点办法都没有。你内心当中烦恼一活动的时候,贪烦恼活动的时候、瞋烦恼活动的时候,乃至于痴烦恼活动的时候,你内心当中只能够心随境转,你一点去消灭它、调伏它的力量都没有,而且你也不想这样做,就是「数数现行都无惭愧」。

    第二个「深生爱乐见是功德」,前面指的是你烦恼的粗重,这个地方是产生邪见了,你把犯戒的行为当做功德想,你认为你这样的造作能够让你得到安乐,你见是功德而深生爱乐,把这四种他胜处法的造作当做功德想,这样子就是上品的烦恼。

    「数数现行都无惭愧,深生爱乐见是功德」这两句话,在古德的批注主要有两种的差别。慈舟律主是以次数来判定上品缠,他说:你如果只是造了一次,造了一次以后,你至诚的忏悔,永断相续心,只造一次叫下品缠;你做两次、三次,从今以后就不再造作了,叫中品缠;你只要做四次以上,那就是上品缠。慈舟律师是这样判的,以次数来判定上品、中品、下品,这当然可以参考。

    不过蕅益大师在《菩萨戒本经笺要》上认为:所谓的上、中、下品的关键点在于惭愧心的有无。蕅益大师说:你如果在造作的时候,根本时生起惭愧心,那就是下品;成已时,造作以后起惭愧心,那是中品,造作以后才起惭愧心;你不管造作、造作以后都没有惭愧心,这个就正式犯到上品。蕅益大师是以你在整个造作过程当中,你去检查你的惭愧心是不是有生起。如果我们看《瑜伽师地论》的整个〈菩萨地〉,其实蕅益大师所说的道理是比较合乎〈菩萨地〉的内涵,也比较合乎戒的意思。诸位去看《瑜伽师地论》的菩萨种性,《瑜伽师地论》讲〈菩萨地〉,这个「戒品」是〈菩萨地〉开展出来的。什么叫菩萨种性呢?

    在《瑜伽师地论》上说:一言以蔽之,一个成就菩萨种性的菩萨,他内心当中有增上惭愧,这个是关键点。

    一个人,他内心当中有增上惭愧,这个增上惭愧表现在他的生命当中有两个相貌:

    第一个、虽造恶业,速疾能悔。我们老实一点说,我们是一个凡位的菩萨,凡位的菩萨偶尔会起烦恼,有时候会忘失正念造了罪业;但是菩萨种性的菩萨跟一般凡夫不同,虽造恶业,速疾能悔,他内心当中出现罪业的时候,他会发动惭愧心反省自己、诃责自己,诃责自己的过失,然后立定誓愿永不再造作,虽造恶业,速疾能悔,这是在因地上说。

    第二个、若堕恶趣,终不久留。一个菩萨种性的菩萨,他在流转当中,如果他没有到净土去,他也可能会因一时的罪业到三恶道去。一般人到三恶道去,他一定要把内心的罪业完全释放出来,他才能够从三恶道跳出来,一点都不能减少;但是菩萨种性的菩萨到三恶道去,他内心当中跟苦恼接触的时候,会触动他的增上惭愧,以惭愧心的缘故,若堕恶趣,终不久留,他很快会弹出来。

    这个菩萨种性就是指着他内心当中有他的菩提心跟正知见,一个人有惭愧心一定是依止正见,他知道什么是对、什么是错,他虽然不能抗拒一时烦恼而造罪,但是他知道这是错的。这一点很重要,你要知道你自己做错了,这件事很重要。所以在菩萨戒当中判定上品烦恼,就是「数数现行都无惭愧,深生爱乐见是功德」,如果说你对于你所做的错事,你一直让它错下去,完全不修对治,这样子正是损坏了菩提心,失掉戒体。这个地方就是以惭愧心的有无来安立上中下品。

    己三、明舍分齐

    说明舍戒差别:

    非诸菩萨暂一现行他胜处法,便舍菩萨净戒律仪,如诸苾刍犯他胜法,即便弃舍别解脱戒。

    这个地方是说这个菩萨不是暂一现行,不是你偶尔一次出现四种的他胜处法就失掉了菩萨戒体,不是这样子;你必须要「数数现行都无惭愧」才失戒体。这个地方简别声闻戒,不像苾刍、比丘尼只要犯他胜法,这四种根本重戒只要犯一次,你就弃舍了别解脱戒,比丘、比丘尼的戒体就失掉了:这个地方是菩萨戒不共于声闻戒的地方。因为声闻戒是以事相来安立的,你犯了一次,等于这样的戒体就失掉了,无作戒体就失掉;但是菩萨戒是依菩提心的,你偶尔犯一次,它不是重的烦恼,它不一定会伤害菩提心的。

    戊三、示堪重受

    若诸菩萨由此毁犯,弃舍菩萨净戒律仪,于现法中堪任更受,非不堪任。如苾刍住别解脱戒犯他胜法,于现法中不任更受。

    菩萨在违犯这四种他胜处法的时候,在现世当中是可以堪任更受,非不堪任。就是说如果你犯了四种他胜处法,表示你菩萨的戒体失掉了;但是透过如法的忏悔,你还可以重受成为一个新的菩萨。

    如果你愿意改过,重新发愿,重新去受戒,这样子你还是可以重新你的菩萨道。不像苾刍的别解脱,比丘、比丘尼的声闻戒法,你犯到了四种根本重戒,「于现法中不任更受」,杀盗淫妄这四种的戒法你犯了以后,你在小乘的戒法当中不通忏悔,即使你用大乘的取相忏见到好相,也只是灭除业果的罪,不能灭除制教的罪。我们看得出来,佛陀对于比丘、比丘尼的制戒是比较严格的,因为比丘、比丘尼有住持正法的功能,所以你的形像非常重要,所谓的住持三宝嘛,佛陀灭度以后,佛法赖僧弘传,所以僧团清净是表达正法的住世。

    所以你只要犯到四重戒法,即使你取相忏见到好相,只是灭除你业道业果的罪,灭除你三恶道的罪;但是你今生当中,永远不能恢复比丘、比丘尼的本位,不可以了。但是菩萨戒可以,你可以重受菩萨戒,即使你犯到四重戒法,你取相忏清净以后还是可以受菩萨戒;但是声闻戒不可以,因为声闻必须要保持僧团清净的幢相,他有住持正法的功德。所以这个地方作一个简别,菩萨若是犯到四种他胜处法,可以忏悔以后再重受。

    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了。
  http://www.badaoge.org/book/133591/50383864.html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adaoge.org。笔尖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adaoge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