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尖中文 > 穿越重生 > 家父是康熙 > 正文 第123章 懂朕

正文 第123章 懂朕

最新网址:www.badaoge.org
    康熙被噎得不轻,猛咳了起来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胤禑自然不傻,抢在梁九功的前边,主动替康熙抚背。

    父子君臣,胤禑怼归怼,还是要以孝道为先!

    康熙喝了几口温茶,总算是顺了气,怒瞪着胤禑,斥道:“成天被你这样气,朕早晚去见太皇太后。”

    胤禑涎着脸,说:“汗阿玛,等臣儿花甲之寿时,还等着您的厚赏呢!”

    梁九功一听这话,不由暗暗点头,这么多皇子里边,就数十五爷拍的马屁,最得康熙的圣心。

    胤禑过六十大寿之时,康熙正好过完百岁圣寿!

    无敌的马屁一出,康熙果然转怒为喜,带着笑意,骂道:“你个小猢狲,还真懂朕的心思,滚吧!”

    胤禑笑嘻嘻的说:“臣儿滚也!”一溜烟的离开了织造署。

    康熙望着门边,看了很久,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

    梁九功却大致猜得到康熙的心思,真性情的十五爷若不是生错了肚子,又得罪死了老大和老三,还真有希望继承大统。

    胤禑回到内务府的临时值房不久,江苏巡抚张伯行便主动找上了门。

    “十五爷,地方上,快要供应不上了!”张伯行仗着是个大清官,胆子大得没边了,居然想请康熙早离江南,免得给地方上造成过大的负担。

    因为相处过一段时间,张伯行的底细,胤禑也知道一些。

    张伯行本人虽然官声很好,但是,他家在河南仪封(兰考)县,算是首屈一指的大地主。

    大清朝,有个怪现象,家里原本很有钱的官儿,往往官清似水。

    而穷苦读书人出身的官员,一旦有机会捞黑钱之后,往往比谁都贪。

    胤禑冷冷的说:“张中丞,你若想为民轻省,为何不直接去向汗阿玛进言?”

    张伯行梗着脖子,说:“回十五爷,老夫进言过一次后,皇上就不见老夫了!”

    胤禑很佩服张伯行的胆量,但是,该办的差事,还得办。该采购的物资,还得供应到位。

    不然的话,胤禑这个内务府总管,就无法向康熙交差。

    “张中丞,清单上的食材,一两都不能少!”胤禑端起茶盏,喝了一口,冷冷的说,“只要少了一丁点东西,别怪爷不替你兜着。”

    胤禑的意思很清楚,你张伯行想图好名声,那是你的事儿,和爷无关。

    但是,理应供奉的食材,若是短少了,胤禑首当其冲的脱不开干系。

    张伯行马上叫起了撞天屈,说:“藩库的存银,快要见底了……”巴拉了一大堆缺钱的困难。

    胤禑知道张伯行的意思是,内务府再不给银子,他就没钱采购物资了。

    可是,内务府的银子,又不是胤禑的,都是康熙说了算。

    “张中丞,江南各地的有钱士绅,多达几千家,随便找他们凑一点,也足够了吧?”胤禑不客气的公然威胁张伯行,“他们若不肯借银子给你,要不,我亲自去借?”

    江南的科场舞弊案,胤禑派兵抄了十几家士绅之家,闹得鸡飞狗跳。

    张伯行心里很清楚,胤禑所谓的亲自去借,不过是提兵去抢的代名词罢了。

    “哪敢劳烦十五爷您亲自出马呢?”张伯行不想让胤禑骚扰了地方,赶紧想堵他的嘴。

    就本质而言,胤禑和张伯行的矛盾,就是最典型的朝廷和地方的矛盾。

    康熙南巡,要花大把大把的银子,又不想多给钱。张伯行不想盘剥地方太狠,免得怨声载道。

    胤禑呢,他才不在乎江苏的地方士绅是个啥看法呢,反正吧,只要物资供奉不足了,让康熙有了意见,他都会主动建议,找大户人家借钱花。

    胤禑和张伯行的嘴巴官司,以张伯行的大败告终。

    胤禑说的很清楚,地方士绅报效今上,乃是理所应当之事。

    哪个士绅不肯报效朝廷,胤禑就亲自去找他摆事实,讲道理,做工作。

    提兵上门的做工作,试问,哪个士绅不怕?

    在前明,有朝中的江浙官员们撑腰,江南士绅们小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。

    朝廷想征他们的税,根本没门!

    但是,大清的朝堂上,王公旗主和满洲勋贵才是话事人,汉臣们并无多大的话语权。当着张伯行的面,胤禑公开承认,他是读书甚少的野蛮人,一言不合就要抄家抓人!

    胤禑耍起流氓来,比康熙还流氓十倍以上!

    康熙多少要注意一点,仁君的牌坊,圣君的形象。

    胤禑的名声,反正在江南已经臭了大街,他怕个鬼呀?

    张伯行灰溜溜的走了。

    胤禑微微一笑,他实际上玩的是空城计。

    康熙根本不可能允许,胤禑现在这个节骨眼上,提兵去借钱花。

    但是,张伯行为了他的个人好官声,根本不敢和胤禑这个臭流氓对赌!

    夜幕降临之前,秦淮河上的所有画舫,全被包了场。

    跟着康熙一起来江宁的京里权贵们,见识了十里秦淮的灯红酒绿之后,个个恨不得长驻于江宁。

    娱乐行业,京城真没办法和富庶的江宁相提并论。

    可怜的老十三,没见识过秦淮河的销金窟,究竟长啥样儿,闹着想来看热闹。

    老十三的兜比脸干净,老四没办法,只得带着老十三,叫上了老十五,故地重游一把。

    这一次,胤禑没给老四继续当土包子的机会,连续换了四批姑娘,总算是见到画舫上的三位压轴姑娘。

    妈妈哈着腰,谗媚的说:“三位爷,这几位姑娘,都还是没接过客的清倌人。”言外之意是,夜渡之资,异常之不菲。

    老十三有些不爽的说:“怎么,当爷花不起银子么?”

    老四和胤禑对视一笑,一向不攒钱的老十三,还真就花不起银子。

    以胤禑他们的身份,当面和妈妈讨价还价的谈银子的事儿,简直是太跌份了。

    经过苏培盛的暗中杀价,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,仅陪酒只须二十两银子,过夜五百两。

    老四现在有的是银子,自然不可能吝啬。

    酒到半酣之时,老十三把持不住了,抱着怀中的姑娘,去了后舱。

    老四其实也想尝个鲜了,但是,碍于胤禑迟迟不带姑娘走,他楞是没好意思先走。

    胤禑看得出来,老四已经春心荡漾了,为了成人之美,他索性带着姑娘去了旁边的卧船。

    实话实说,胤禑一向不爱嫖姬。但是,他又不能不带姑娘先走,免得让老四的面子上过不去。

    既然一起出来了,大家都应该一起泡姑娘嘛!

    正所谓,江湖四大铁之一起泡过妞!

    凌晨,乌林在舱外叫醒了胤禑。

    在乌林的伺候下,胤禑更衣完毕,正打算出舱,忽然听见姑娘在身后抱怨说,“这位爷,您不肯碰我,只能便宜了别人。”

    胤禑哑然一笑,也懒得解释什么,迈步扬长而去。他既不是救世主,也不是柳下惠,只是嫌弃姑娘长得很一般而已。

    单论姿色,画舫上最顶级的这位姑娘,还不及林浅浅的五成美貌,胤禑怎么可能提得起精神呢?

    这就像是,天天吃锦绣龙虾的主,面对塘里养殖的小龙虾,妥妥的难以下咽啊!

    康熙在江宁,一连待了半个月,这才启驾北归。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北返之前,康熙带着所有的皇子们,一起拜谒了明孝陵。

    江宁的明孝陵,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。

    康熙六次南巡,五次拜谒了明孝陵,不管怎么说,都有收拢民心的桶战内涵。

    回到了京城之后,胤禑带着老十八,一起乘车回府。

    翠晴和惠香,分列于垂花门后的两侧,恭迎男人的回府。

    原本气氛挺好,当她们看见身材妖娆、艳美无双的林浅浅时,立时脸色大变。

    不好,来了个争宠的骚狐狸精!

    两个老婆,各有硬靠山,胤禑也不好厚此薄彼的做得太过明显了。

    所以,胤禑既没有去东院,也没有去西院,而是领着大家去了他的正院。

    接风宴开席的时候,翠晴和惠香,分坐于胤禑的两侧。

    反正也没外人,老十八索性坐在了胤禑的对面。

    用膳的时候,翠晴主动替胤禑倒酒,惠香就替他夹菜。

    可是,等翠晴替胤禑夹菜的时候,惠香随即持壶倒酒。

    胤禑一看这架式,哪里还不明白啊?

    两个女人,这是故意别着苗头的打擂台呢!

    过了半个时辰,味同嚼蜡的席面撤下之后,老十八冲胤禑挤了挤眼,拱手道:“大哥,我乏了!”

    没等胤禑说话,老十八转过身子,一溜烟的跑了!

    胤禑心想,宫里的孩子,不是一般的早熟。

    小小年纪的老十八,在环境的逼迫下,已经具备了察言观色的能力。

    胤禑揣着明白装糊涂,当着两个老婆的面,宣布说:“我乏了,今晚就歇在正院。”

    谁料,翠晴和惠香,竟然异口同声的说:“爷,请多多保重自己个的身子骨!”

    胤禑一阵头疼,这其实是在提醒他,别在林浅浅的身上,斩伐过度么?

    可是,今晚若不斩伐林浅浅,无论胤禑去了东院,或是西院,都是得罪人的蠢事。

    大清的多妻多妾制,既有优点,缺点也很明显啊!

    PS:第一更送上,月票超过14200张,必有三更!
  http://www.badaoge.org/book/135449/51323181.html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adaoge.org。笔尖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adaoge.org